6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1年汽车标准化工作重点:深入贯彻《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规划( 2021-2035年)》、《国家远程信息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导方针( ICV )》等要求,聚焦重点行业,
全文如下。
2021年汽车标准化工作深入贯彻落实《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规划( 2021-2035年)》、《国家远程信息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ICV )》等要求,进一步聚焦重点行业,重视协同创新,加强应用拉动,
一、加强计划的引领,重视顶层设计
1.加快《十四五(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标准体系建设。 按照国家战术计划和汽车专项计划的要求,完成汽车领域的“十四五”标准体系建设方案,建立新能源汽车和ICV“十四五”标准体系,确定分阶段具体建设目标
2.完成汽车标准化工作路线图。 发布《中国电动汽车标准化工作路线图》(第三版),抓紧宣贯和实施工作。 结合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情况,启动先进驾驶辅助系统标准制定路线图(第二版)修订工作。
3.研究建立汽车领域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贯彻落实国家智能制造总体建设规划部署,建立涵盖基础性共性、关键技术和细分应用等具体行业的汽车领域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二、聚焦要点行业,优化标准供给
(一)加快战术性新兴行业的汽车标准研发(/s2/) )。
1.新能源汽车业。 加强电动汽车的安全保障,开展电动汽车整车、动力电池及换电等安全标准的实施效果判断,推动传导充电的安全要求、碰撞后的安全要求等标准的公布实施。 重视电动汽车整车综合性能的提高,加快电动汽车动力性、远程服务与管理、纯电动轿车技术条件等标准制修订。 聚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采用环节,推进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能耗和里程延长、低温冷启动、动力性能、车载氢气系统、氢化枪等标准制修订。 加快主要零部件的创新突破,开展功率蓄电池、超级电容器、驱动电机系统、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igbt )模块等标准制修改。 支撑电力转换模式创新快速发展,推进电力转换车辆车载电力转换系统兼容性、电力转换通用平台、电力转换电池组及其附件、电池组与车辆和电力转换所的通信等标准预研。 支撑电动汽车绿色化的迅速发展,开展了动力电池回收的共同要求、楼梯可用设计导则等标准预研,完成了动力电池回收服务基地的标准制定。
2.ICV行业。 适应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趋势,加快整车新闻安全、软件升级、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设立和制定; 加强基础标准支持,完成ICV术语定义推荐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启动新闻安全工程、操作系统等基础类标准制定工作,持续推进。 根据领域技术应用情况,完成驾驶员观察力监测、注意开门等驾驶辅助系统的考核和考核工作,推进组合驾驶辅助、自动停车等积分功能标准的制定工作; 围绕ICV多场景应用,加快制定自动驾驶应用功能要求和地点、道路试验做法等标准,研究港口、配送等特定应用诉求相关标准; 对比自动驾驶功能的采用差异,开展自动驾驶功能产品证书、自动驾驶聘用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标准化诉求探索与研究。
3.汽车电子行业。 要点推进车载事故紧急呼叫、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免提通话和语音对话等标准的建立和研发工作,推进无线通信终端、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主/被动红外检测系统等重要通信和感知部件标准的修订流程 统一推进基础通用类电磁兼容标准制修订工作,开始对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整车天线系统性能评估等标准进行制修订预研; 有序推进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功能安全审查判断方法、asil等级明确方法等基础支撑类标准的制度修订工作; 加快车载以太网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项目研究; 开展电气驱动系统车规环境评价、48v供电系统电气要求等国际标准转换工作。
(二)完整的以前流传的汽车和基础行业标准(/s2/) ]
4.汽车节能行业。 开始下一阶段轿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和指标标准、电动汽车能耗限值标准的预研和立项; 继续推进轻型商用车燃油消耗量限制标准的修订,完成重型商用车电动车能耗和连续行驶里程试验做法标准的审查和批准; 完成开展高效电机、停缸技术等轿车循环外技术装置评价方法标准预研的轻型汽车、外充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能耗表示标准的制定。
5.以前流传在整车行业。 协调推进整车定义、分类相关标准研究,完成汽车和拖车类型术语和定义标准的修改。 根据国际标准相关要求,有组织地开展整车性能测试、参数测量、操纵舒适性等标准预研。 立足于控制汽车车外噪声污染,积极推进整车异响、自主降噪、倒车噪声等标准研究。 以货物运输设备和运输模式的转换为中心迅速发展,修订完整的半挂车、主挂联接兼容性等相关标准。 加强高压压缩天然气汽车( cngv )标准研究,抓紧修改相关标准制。
6.汽车安全行业。 开展行人保护、汽车前后端保护、轿车上部抗压强度、侧面碰撞保护、追尾安全要求、安全带和约束系统、儿童约束系统、外部突出物、乘客/校车座位强度等整车和零部件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修改完整,被动安全标准要求的升级 开展驾驶员前方视野、防盗装置、轿车外部防护、车辆事故救援指南等标准的事前研究和制度修改,提高常规安全标准的要求。 聚焦领域痛点和管理需要,推进车辆外廓尺寸、车轮载荷及质量限值标准的判断修改,开展牵引车与汽车列车匹配性相关标准的事前讨论,稳步推进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安全标准的修改,加快轿车制动系统标准的修改,v形推力杆、高度控制。
(三)开展绿色低碳和智能制造相关的标准研究(/s2/)。
7.绿色低碳行业。 完善汽车生产过程清洁化、生命周期能源低碳化、产品设计绿色化标准子体系、汽车再制造和再利用标准子体系、车用动力电池综合利用标准子体系,开展车辆生产公司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和计算方法系列标准研究。
8.智能制造行业。 以推进智能技术在汽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经营管理、售后服务等关键部分的深入应用为要点,介绍了汽车领域智能制造行业的术语和定义、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判断要求、汽车领域的标识应用指南 以及大规模定制、新能源汽车数字化工厂、汽车领域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管理要求等关键技术相关标准的研究制定; 考虑标准化工厂和数字化工厂建设的诉求,开展数据采集流程和分解、生产技术和工程、虚拟仿真、数字化系统、规模化定制等相关标准研究。
(四)摩托车行业的技术标准
9.摩托车行业。 根据摩托车领域技术快速发展趋势和产业快速发展的诉求,开展摩托车网络和电子防盗相关标准研究; 完全摩托车轮毂电机标准体系,开展高速电机系统标准研发; 加快电动摩托车与外部电源传导连接的安全要求标准制定立项; 组织电动摩托车充电系统系列的标准研究。
三、深化国际合作,加强标准法规协调
1.发挥多双边合作机制的作用。 完全利用已经建立的多双边合作机制平台,聚焦新能源汽车、ICV等行业,组织标准化路线图合作研究,共同提出国际标准法规建议,共同开展相关测试验证活动。 通过贯彻“一带一路”国家战术,组建相关国家区域和专家小组,开展一系列培训等方法,促进国内外标准化机构之间的对话合作,积极推进中国标准的“进军海外”。
2.密切参与全球技术法规的制定。 切实履行联合国世界车辆协调论坛( wp.29 )框架下的自动驾驶互联网车辆业务组副主席及自动驾驶功能要求、电动汽车安全、电动汽车与环境、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噪声等非正式业务组联合主席及副主席的职责,、 深入参与各事业集团框架下的技术法规制定和协调,推进电动汽车安全第二阶段世界法规的出台实施,全面参与动力电池耐久性、燃料电池安全等全球法规的ICV法规框架建设和具体技术法规的制定,采用自动驾驶验证办法( vmad )、 数据记录系统) edr/dssad )、新闻安全和软件升级) tfcs/ota )、自动转向功能) acsf )等国际法规的协调。 深入参与联合国法规un r117 (轮胎滚动噪音、滚动阻力、湿抓)修订工作,为“中国方案”做出积极贡献。
3.加强国际海外标准的协同作用。 密切跟踪国际标准化组织道路车辆委员会( iso/tc22 )和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动车辆电力传输系统委员会) iec/tc69 )及其下属事业集团标准化工作的进展情况,研究iec/smb/seg11未来可持续交通系统判断小组的任务 履行iso自动驾驶测试场景业务组召集人职责,推进自动驾驶测试场景系列标准制定工作,确定测试场景标准后续工作计划,与其他国家共同推进标准立项和制定工作。 加快明确汽车外部灯具防雾涂层应用和安全玻璃材料透明度的两个国际标准业务流程,重点推进整车和零部件的emc测试、轿车外部保护、负压救护车等由中国主导的国际标准制修订项目的设立。
标题:“工信部发布2021年汽车标准化从业重点”
地址:http://www.0317jhgd.com//dfqcxw/14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