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负极电池的产业化正在稳步发展。
今年以来,硅基负极的参与企业明显增加,技术快速发展步伐开始加快,未来,包括智己、广汽耶安在内用电池技术提及硅负极,国轩210wh/kg lfp单元也首次成功应用硅负极。
在诉求方,数据显示,全年中国硅碳负极出货量为0.9万吨,约占全部负极材料出货量的2%。 根据分解预计,硅负极材料的销售将于2023年正式开始; 预计到2025年,全球硅负极材料的诉求将以7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在供给侧,国内硅负极行业开始逐渐扩大,目前主要有这几类。
一、目前的石墨系负极公司如璞泰来、杉杉、正拓能源、斯诺、btr、中科电气、翔丰华等; 二是科研院校的创始团队,如天目先导、壹金新能源等三、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力神、星恒等电池公司; 四、化工公司跨境或硅材料公司切入,如石大胜华、新安股份、硅宝科技等。
璞泰来日前表示,企业硅碳负极材料目前以软包电池和方形电池的应用为主,有一定数量的样机在客户中应用。 随着产业链的组合,如低膨胀的胶粘剂、改善初次效率的添加剂等的推出,硅碳和硅氧材料在方形电池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大。 企业已具备试制规模的硅碳和硅氧能力,将根据市场需求扩大规模。
杉杉株于今年上半年发表,掌握了硅基负极材料前体的批量化合成核心技术,搭载该技术合成的材料通过了下游核心客户测试。 突破了预锂化硅材料嵌入均匀性技术的瓶颈,该材料处于国外主流客户测试的第一阶段。
星恒电源最近与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企业( ties )共同组建了“双子星联合实验室”,目前以锰酸锂材料和电池技术为基础,引进了包括纳米硅碳阴极在内的新技术。
据si-power technology 介绍,“高比容量锂离子电池si/碳复合负极材料”项目通过了四川省经济新闻文化厅组织的成果鉴定,鉴定结论为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已建成生产能力为50吨/年的硅碳负极材料试制生产线,送样多家电池厂家共同开发,根据与厂家的合作进度增加产量。
新安股份7月,在互动平台上宣布,与上海大学(浙江嘉兴)新兴产业研究院合作的硅碳负极材料项目计划在下半年试制样品进行批量测试。
投资石大胜华6194.96万元建设1000吨/年的硅碳负极材料项目。 建设期间为2021年3月至2021年7月,生产技术来自美国hico企业,石大胜华表示,与技术提供者签署了初步协议。
天目先导核心技术来源于中科院物理所,其锂离子电池硅负极材料目前每年可达2000吨; 壹金新能源技术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年产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5000吨的项目将于2021年底投产。
国外也在加速硅负极的产业化。
今年7月底,sk materials宣布,将投资600亿韩元(约3亿3000万元)与美国电池材料供应商group 14建立合资企业,目标是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group 14日前宣布,位于华盛顿的锂硅碳负极材料工厂正式投入运营,年产量为120吨,预计今年年底产能将翻一番。 其开发的“scc55”一直以来代替石墨负极,能够提高50%的能量密度。
三星sdi计划今年发售第二代硅含量7%的电池硅基负极,2024年发表第三代,硅含量10%,计划从韩国两家企业购买硅基负极材料 此前三星sdi发布了第一代硅含量为2%的负极材料,并于年首次应用于电池。
标题:“硅负极产业化追踪”
地址:http://www.0317jhgd.com//dfqcxw/13108.html